《空间科学学报》简介
《空间科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双月刊)1981年创刊,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立足于空间科学的前沿,积极反映该领域内的新发现、新创造、新见解、新理论和新方法,展示空间科学发展的进程和水平,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空间科学的发展。《空间科学学报》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中科院空间中心,国内统一刊号:11-1783/V,国际标准刊号:0254-6124
《空间科学学报》刊载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以及与空间特殊环境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成果。具体报道范围包括:日地空间物理、空间天气学和空间环境科学、太阳系与行星科学、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化学、地球空间科学、空间基础物理实验、空间天文学以及空间科学探测实验和应用等相关技术。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空间科学各分支领域研究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
《空间科学学报》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数据库收录
《空间科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空间科学学报》影响因子:
截止2015年万方:影响因子:0.364;总被引频次:442
截止2015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463;综合影响因子:0.323
《空间科学学报》栏目设置
理论研究、探测与实验、综述、研究简报、学术动态等。
《空间科学学报》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2016 年《空间科学学报》06期成功投稿论文目录:
系外行星大气与宜居系外行星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田丰;胡雄;吴季;
太阳风对流效应对CME渡越时间的影响 孙路远;
Survey on the Magnetic Structure of the Neutral Sheets in Earth's Magnetotail XIAO Chao;SHEN Chao;CHENG Guosheng;ZHANG Hua;ZHANG Ting;CARR C M;
地球磁层极尖区场向电子事件期间能量特性研究 史建魁;张子迎;TORKAR Klaus;王铮;程征伟;王国军;
Lax-Friderichs格式在磁流体模拟中的改进和应用 刘强;李会超;
利用支持向量机预测大磁暴期间Dst指数的变化 彭宇翔;吕建永;顾赛菊;
投稿论文:地球磁层极尖区场向电子事件期间能量特性研究
【摘要】:根据Cluster卫星2001年9月30日在北半球极尖区观测到的一次强扰动场向电子事件数据,分析研究了这次事件期间场向电子的能量特性,讨论了场向电子对太阳风能量向磁层的传输和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中能量传输的作用.分析认为,这次电子扰动事件期间电子速度和密度都具有很强的扰动变化,电子速度增加是一个主要特点.本次事件中低能段5~200 eV和500~1500 eV内的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上行电子通量大于下行电子通量,上行电子主要来源于电离层,说明电离层上行电子在本次事件中具有非常活跃的作用.根据电离层中带电粒子的能量特征分析结果可知,这次事件中电离层起源的上行电子在上行过程中得到了加速.关于加速机制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 极尖区 场向电子 能量特性 电离层起源